《医经钩考》:一部考证医学经典的罕见力作
- 2025-06-17 15:49
- 网络
东汉班固《汉志·方技略》有“医经、经方、房中、神仙”四类医学文献书目,实乃承袭于西汉末刘向、刘歆父子奉诏校书编纂的《别录》《七略》而来。“医经”一词,当始于西汉光禄大夫刘向奉诏校书时所命名《方技略》中的“医经七家”,惜只有《黄帝内经》一家传世,余皆亡佚。然而,据考证今本《黄帝内经》不是《汉志·方技略》所载“《黄帝内经》十八卷”,而是由两部独立的医学典籍《黄帝素问》与《黄帝针经》(《九卷》《灵枢》)组成。所以,为了弄清楚其原委、其来龙去脉及相关内容等,本书遂撷取《方技略》中关于“医经”(如《素问》《灵枢》《难经》)、并旁及“经方”(如《伤寒杂病论》)与脉学、间或涉及“房中、神仙”与本草(如《神农本草经》)等经典内容之疑惑、之难解、之不定、之感兴趣者等,博采众家,多方求证,搜集摘引,不厌繁琐,摸爬梳理,编著相关内容共十二卷一百五十三篇,予以“辨章学术,考镜源流”以求其真、求其实、求其是,以释疑解难并知其所以然。
时贤赵洪钧先生读后认为,“斯作考据精辟、引证宏富、逻辑严密、结构严谨,乃罕见之作。值得一切与医经有关者一读。”(《医经钩考·赵序》)
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聂广先生读后认为,“它不仅为中医理论‘从哪来’提供‘砖瓦’基础,也为回答中医理论‘是什么’‘到哪去’贡献实证研究。”(《医经钩考·聂序》)
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文化研究院院长曹东义先生读后认为,“为了还历史本来面目,金栋先生《医经钩考》做了大量工作,尽管这有可能是‘费力不讨好’的事情,但是他无怨无悔,一定要把三皇五帝说清楚,顺便把很多历史尘埃清理好,让人们知道一代一代中医人如何奋斗,如何竭力想探索本源却苦于不能深入研究……中医理论的发展过程,可以从出土文献之中获得旁证,长沙马王堆十一脉灸经、江陵张家山汉墓《脉书》、成都老官山汉墓脉学著作的出土,都给我们探索医经理论形成过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。
“读过金栋先生的著作,我们可以由源及流,从发生到成熟,来研究、探索中医经典的诞生过程。尽管我们也需要历尽艰辛,读懂古人的论述,但是苦尽甘来,就会收获穿越古今的快乐……
“希望后来的有识之士,或者有志于发展中医学术的年轻人,能够认真研读金栋先生的这部重要的学术论著,一定会大有收获。站在前人的肩头,也必将会超越古代的认识,中医学术的传承创新,也必然会结出很多丰硕的成果。”(《医经钩考·曹序》)
编著者 金栋 金雪宁 力荐
二零二五年五月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yltt.cc/yimei/285.html
温馨提示:创业有风险,投资须谨慎!编辑声明:医疗头条是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平台,转载务必注明来源,部分内容来源用户上传,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不可作为直接的消费指导与投资建议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E-mail:1074976040@qq.com,我们将立即处理。


-
瞿佳教授谈“五方协同”:如何打出中国近视防控组合拳?
2025-06-24
-
重大突破!北京泰悦医疗先进仪器,为勃起功能障碍精准 “把脉”
2025-06-20
-
InBody380N人体成分分析仪重磅上市!现代体测设备,智启健康未来
2025-06-18
-
中国AI赋能基层医疗成果在世卫大会分享 赵韡主任主题发言解码数智健康中国方案
2025-06-17
-
新加坡国家眼科中心Li-lian Foo: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得核心目标是阻止孩子进入 “高度近视危险区”
2025-06-09
-
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Donald Tan教授::0.01% 阿托品为何成国际近视防控指南基础用药?
2025-06-09
文章排名榜
- 周排名
- 月排名